语言学
1. 日语格助词「まで」的本质义及多义再研究
——基于「Bまで」名词的语义特征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许慈惠,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赵鑫,郑州大学 朴仙灵
摘 要:本研究基于日语格助词本质义理论假设,做了以下工作。1.考证格助词「まで」抽象上位的本质义为与格助词「から」表示的移动起点之后的整个“离场宽幅矢量+其极限点”两个部分。2.考证「まで」的多义并非源于先行研究所主张的仅是事物“极限点”一点之典型义的派生,而是本质义在时间义、数量程度义、人程度义、物程度义、事件程度义等具体下位语境语义特征下对应的中层语法概念的具现。
关键词:日语格助词「まで」;本质义;离场宽幅矢量+其极限点;多义
2. 在语言的本质中完成结构性转折
——纪念保尔·策兰诞辰100周年
作者:同济大学 吴建广
摘 要:诗集《呼吸转折》是策兰晚期诗文开启的标志,其中,《浸蚀剥净》一诗的重要性表现在它全方位展现了诗集标题中生命的“转折”,转折不仅表现为策兰诗学中心主题的重心转移,更是浸润到诗学的形式,无论是诗文结构、句法结构还是内在互文性等方面都顺应了这一转折;本诗的另一特色是,诗文的诗学句法、语词构造、诗句分行均植根于德意志语言之本质,以至其他语言几乎无法表述如此语态。这也体现了语文诠释学的基本要义:诗学涵义产生于语言与结构的整体形态之中。
关键词:策兰;《浸蚀剥净》;呼吸转折;德语;涵义一体性
3. 现代语言学中的系统观:各流派之异同
作者:复旦大学 刘志平 杨雪燕
摘 要:系统观是现代语言学的基础。为深入认识语言学研究中的系统观,本文从具体的研究视角出发,考察语言系统的本质属性、层次体系、轴关系以及成分价值四个方面,探究不同语言学流派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可看出,各流派的共同点在于将语言视为一个以价值为核心的系统,并且是一个以轴关系贯穿始终的复杂层次体系,但对系统本质、词汇和语法所属层次、层次间关系和系统中的首要轴关系等问题的认识不同。这主要是因为随着语言学研究目标从描写转向解释,研究重心也从形式转向意义,从组合关系转向聚合关系。
关键词:语言系统;层次;轴关系;价值;意义
文学
美国犹太中篇小说研究专栏
栏目语: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新观点与新方法
作者:乔国强
1. 论辛格短篇小说中的“家庭”叙事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姜玉琴
摘 要:犹太民族是一个“家庭”观念至上的民族,所以辛格短篇小说的叙事模式,基本都是围绕“家庭”这一坐标点构建起来的。然而,辛格笔下的“家庭”导向的是分裂、凋零、衰败和死亡,与《塔木德》中所强调、弘扬的团结、祥和的家庭精神不是一回事。辛格小说中的这一背离其民族精神传统的叙事特征,值得研究者们进行研究。
关键词:辛格;家庭;独居;鳏夫;寡妇
2. 他者的面具之下
——格特鲁德·斯泰因在《三个女人》中的身份隐藏策略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 顾晓辉
摘 要:在《三个女人》中,格特鲁德·斯泰因从阶层、种族、性别等多重维度描写了各种“他者”,探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中的诸多问题,表达了对被压迫和被歧视群体的关注与同情。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他者的面具之下,她采用了身份隐藏策略,将对自身的犹太身份,女同性恋身份和移民身份的思考投射到角色身上,从中探寻自我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并以创造性的写作手法挑战父权制的二元结构,为边缘化的他者发声与言说。
关键词:格特鲁德·斯泰因; 《三个女人》; 他者; 身份隐藏策略
3.伯纳德·马拉默德短篇小说中的生存困境与救赎
作者:哈尔滨师范大学 李莉莉
摘 要:马拉默德在一系列短篇小说中表达了对美国犹太移民和人类整体生存困境的关注,以及对摆脱困境实现救赎途径的思考。本文通过对马拉默德多篇短篇小说的生存困境与救赎途径这一主题进行解读与分析,指出他的短篇小说侧重犹太移民贫困物质生活中的忍耐坚守,探讨他们精神困境中对梦想的追寻,而且还从人类整体生存境遇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民族交往中的相互救赎进行反思。此外,马拉默德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对生活和未来始终充满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
关键词:伯纳德·马拉默德;短篇小说;生存困境;救赎
4.从《当我们谈论安妮·弗兰克时我们谈论什么》中的大屠杀书写看美国文化的犹太化
作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高莉敏
摘 要:在《当我们谈论安妮·弗兰克时我们谈论什么》中,英格兰德以大屠杀事件为切入口,从犹太人的受迫害意识对美国人的身份认知和文化认同的影响,人物混杂身份代表的犹太文化对美国文化格局的改变,生死游戏给美国人提供的道德教训和对美国人精神理念的浸染,三个方面探讨了美国文化的犹太化问题。他把大屠杀的特殊性与其普世化意义结合起来,融入美国主流话语体系中,强调犹太历史、文化对美国社会和大众的影响。这既体现了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文化自信,也为当代美国犹太人的身份建构和犹太性塑造提供了新的范式。
关键词:英格兰德;《当我们谈论安妮·弗兰克时我们谈论什么》;大屠杀;美国文化犹太化
5. 大屠杀阴影笼罩下的流散犹太人之悲剧人格
——从正统派视角探讨《记住我这件事》 俄裔犹太人的美国之声
作者:华东政法大学 李栋
摘 要:在短篇小说《记住我这件事》中,索尔贝娄巧借一名17岁犹太少年的荒诞经历,暗示、探讨了“流散”背景下的“大屠杀”主题,并对犹太人“流散”中的典型人格特质与犹太“大屠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释。作者在本作品中通过聚焦这位犹太少年的典型行事风格,生动展示、剖析了正统派的精神理念给犹太人个性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影响,揭示了犹太人在遭遇欺凌和不公时的懦弱心态和被动反应。贝娄在这部小说中认为,犹太大屠杀的发生除了纳粹之残暴和灭绝人性外,犹太人自身也存在问题,他们逆来顺受的软弱个性实际上为大屠杀推波助澜。作为一名严肃的作家,贝娄旨在警醒犹太人,让他们认识到这种形成于大流散时代的悲剧性的民族性格,同时阐明自己的犹太派别立场。
关键词:大流散;正统派;犹太大屠杀;典型人格特质;被动
文 学
6. 在‘后真相’时代重温后现代主义戏剧
——汤姆斯托帕德的《戏谑》中‘元传记’的运用
作者:上海音乐学院 付英杰
摘 要: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于1974年创作的后现代主义戏剧《戏谑》,近两年被重新搬上百老汇的舞台,其不仅票房表现惊人,更是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试图将这部作品的后现代主义元素放置在当下由“后真相”所主导的流行文化里,进行新的解读。剧中对于历史人物生平史料的“元传记”化处理,凸显了后现代主义在“放浪形骸”的外表下对于历史、事实、真相严谨而理性的审视,与“后真相”语境当下的历史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关键词:后真相;后现代主义;元传记
7. “非洲性”及其在现代非裔美国文学中的拓展
作者: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骆洪
摘 要:“非洲性”即非洲共享的文化特性,不仅涉及非洲大陆所共享的文化传统和人们表现出来的非洲意识,还指向传播至世界各地的非洲文化及其特性的总和,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非洲性”一直是非裔美国文学中的永恒主题。现代非裔美国作家在继承和弘扬祖源地文化传统的同时,结合新的社会语境和非裔美国人的历史经历,再造、重写“非洲性”,丰富了其中的内涵,彰显了“非洲性”的多重维度和复杂性。
关键词:“非洲性”;现代非裔美国文学;抗争;超越;赋权
8.永远的“坏孩子”
——马克·吐温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观研究
作者:中国海洋大学 徐德荣 李冉冉
摘 要:作为闻名世界的文学大师,马克·吐温在其儿童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以哈克贝利·费恩和汤姆·索亚为代表的“坏孩子”角色。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通过对马克·吐温儿童文学作品中“坏孩子”角色做出的伦理选择进行分析,探索马克·吐温的儿童观及其“坏孩子”角色蕴含的独特教诲意义。本文认为,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坏孩子”在面临伦理冲突时通过伦理选择实现道德成长,体现出作者超越时代的独特的儿童观,具有前瞻性、革命性和解放性,不仅推动了当时美国甚至世界儿童观的演进,对于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也颇具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吐温;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冲突;“坏孩子”
9. 《印度之行》中家庭伦理的殖民书写
作者:南阳师范学院 李长亭
摘 要:《印度之行》中的家庭叙事对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塑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对该小说的评述中,人们更多地关注文本中的殖民描写,殖民行为给印度人带来的伤害,以及不同种族间的问题等这些显性因素,对其中的家庭叙事这一隐性因素却鲜有触及或语焉不详。本文结合福斯特的写作背景,从殖民政治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这两个层面来揭示英帝国的殖民行为不仅对殖民地民众造成了严重伤害,而且对殖民者的家庭生活也带来了消极影响,认为小说关系到比政治更广阔的领域,关系到人类对一个更为稳定的家庭的寻求。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家庭伦理的殖民书写深刻反映了殖民政治对家庭建构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福斯特;《印度之行》;家庭伦理;殖民书写
10. 拒绝平庸,狄金森诗歌发表鲜为人知的历程
作者:盐城工学院 薛玉秀,南京师范大学 陈爱敏
摘 要: 迄今,学界对美国诗人狄金森及其诗歌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硕,但少有学者关注这位诗歌才女生前诗歌发表的艰难历程。本文通过史料考证,认为诗人经历了积极发表,渴望作品得到公众认可,从而实现其成为诗人的梦想,到遭受来自家庭、社会、时代的冷遇,转而走向“自我发表”的过程。“自我发表”可以看成诗人拒绝平庸,为女性呐喊,唤醒市侩社会,让艺术永恒的一种策略。
关键词: 狄金森;诗歌发表;自我发表
11. T.S.艾略特仪式化戏剧理论与现代芭蕾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林辰
摘 要:现代戏剧的成型并非是文学内部驱动的单一结果,而源于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共同作用。现代芭蕾对T.S.艾略特仪式化戏剧理论之影响,便是这一浪潮的缩影。现代芭蕾对艾略特的仪式化戏剧有深刻影响,不仅为其创作提供了框架范例,还促使其戏剧理论的形成。从历时性上看,艾略特认为,原始仪式和舞蹈是同源的,现代芭蕾是传统仪式的保存形式之一,能够传承人类的原始经验;从共时性上看,现代芭蕾具有仪式的社会性,充分地展现了现代社会的风貌,是现代集体经验的反应物。在对现代芭蕾的反思中,艾略特确立了仪式化戏剧理论,成为现代戏剧演变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T.S.艾略特;仪式化戏剧;现代芭蕾
12. 辛西娅•奥兹克的“米德拉什”历史记忆观
——以《大披巾》为例
作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康奈尔大学 郝慧敏
摘 要:犹太大屠杀作为历史事实的残酷性与对之记忆的有效性,二者之间似乎无法实现对等。辛西娅·奥兹克借用犹太教律法的“米德拉什”阐释思维对该历史与记忆的罅隙进行了有效弥合,认为历史与记忆之间并非本体与摹仿的对立关系,而是本源与阐释的互动联结。本文以《大披巾》为例,通过对米德拉什“哈拉哈”与“阿加达”两种阐释模式的参照,探讨奥兹克的历史记忆观:记忆的历史性、记忆的想象性、记忆的现时性。这三种记忆方式赋予大屠杀记忆以存在的“合律法性”,实现了失语与言说的统一,从而规避了大屠杀记忆所面临的叙述伦理陷阱。
关键词:《大披巾》;米德拉什;记忆;历史性;想象性;现时性
13. 《哈姆莱特》中的植物话语
作者:四川外国语大学 胡鹏
摘 要:植物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非常普遍,剧作家通过植物世界展示出同时代植物学的观念与发现。本文拟以《哈姆莱特》中的植物话语为出发点,结合同时代的博物学知识,指出莎士比亚文本中潜在体现出的植物隐喻逻辑及同时期博物学的发展转变情况,从而探讨植物学语言在表达早期现代主体时所起的构建作用,进而促进我们对这一时期文学的理解。
关键词:《哈姆莱特》;植物话语;隐喻;逻辑
14. 核威慑下的主体性召唤
——论《伦敦场地》中“作者身份”的两种维度
作者:浙江大学 杜兰兰
摘 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罗兰·巴尔特等人的“作者之死”观在西方学界引起热烈讨论,美国在西欧部署核武器的计划激发大规模抗议。马丁·艾米斯在小说《伦敦场地》中将这一时期的文学问题和人类命运问题交织在一起,以“作者身份”的文本维度和现实维度之间所产生的悖论性冲突影射核威慑下宿命论与主体性相互博弈的人类境况,折射出艾米斯本人在危机语境下的艰难求索,最终以“作者之死”抵消末日威胁,以文学想象召唤人类主体性进行自救,这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丁·艾米斯;《伦敦场地》;作者身份;核威慑;主体性
15. 灵魂之旅与语言重复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悟道诗中的神秘主义美学
作者:复旦大学 易霞
摘 要: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悟道诗历来为学界所低估,研究者认为诗人随着信仰的加深诗歌日益失去活力,在诗歌用语上呈现出徒劳无益的重复之风,在诗歌精神上因放弃世俗生活而产生消极遁世之感。本文从灵魂之旅的叙述结构和用语重复的风格两个层面体现出的神秘美学的角度探讨克里斯蒂娜悟道诗的价值,发现重复风格既不冗余也不消极,反而是对灵魂之旅运动节奏和基督徒生活二者内核中积极性的应和,揭示出克里斯蒂娜后期的悟道诗并非仅仅是她声名远扬的早期诗作的注脚,而是其杰出诗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神秘主义;灵魂之旅;重复;悟道诗
16. 美国自白诗中的“声音”
作者:淮阴师范学院 魏磊
摘 要:在“声音”的表现和表达上,美国自白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呼语法”入诗为诗歌营造了“我”说“你”听的交际氛围,弥补了诗歌在交际上的不足并唤醒了读者的听觉系统;在背离形式主义严格、规范韵律的同时,自白派诗人又有意识地以内韵、跨行、叠句等形式强化诗歌的内在节拍与外在节奏;而“音乐”在文本中的内嵌及动词的陌生化使用更是使诗歌中的“声音”得以强化与完善。
关键词:“声音;呼语法;内在节拍;音乐;陌生化
17. 从摆脱他者到超越自我
——苏珊·桑塔格《我,及其他》的存在主义女性观解读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 刘杏妍 姚君伟
摘 要: 作为桑塔格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我,及其他》从人文性、自传性和空间实验性等多种角度切入主题,刻画了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多元化人物,高度浓缩了桑塔格小说创作的思想和技巧,富于值得挖掘和探索的文化意义。通过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视角,可以揭示弗拉特法斯小姐、茱莉亚和“我”三种不同的女性角色如何凭借相似的反抗精神打破父权制社会束缚,摆脱他者地位,超越自我内在性以追求自由与存在的意义。此外,通过解读桑塔格笔下的女性形象,不仅能加深对其小说集深层意义的理解,更能引起公众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苏珊·桑塔格;《我,及其他》;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他者
18. “两种文明的战斗”
——《都柏林人》中的种族、宗派和阶级意识
作者:上海理工大学 于承琳
摘 要:本土爱尔兰和英裔爱尔兰、天主教和新教两种文化的隔离与冲突构成了现代爱尔兰独特的民族性。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通过再现爱尔兰社会二元化的种族、宗派和阶级意识,及其对爱尔兰人精神心灵的桎梏,曲折地揭示了爱尔兰的民族性问题;通过描写成长中的都柏林人对这种二元意识背后的意识形态本质的顿悟,揭露了英帝国文化殖民的真相。
关键词:乔伊斯;《都柏林人》;民族性;文化殖民
翻译
1.从张炜小说英译看作家资本对文学译介的介入
作者:同济大学 吴赟 姜智威
摘 要:张炜是中国当代产量最丰富、创作成就最高的本土作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他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小说却寥寥无几。本文基于张炜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事实,借用社会学理论体系中“资本”的概念,分析作家本人对出版社赞助/运作模式和译者翻译过程的资本介入,探究张炜小说在英语世界译介效果的成因。研究发现,在“还原民族性和本土性”、“翻译故事还要翻译语言”等要求下,作家张炜从版权输出合同签订、到原文本甄选、再到对译者译程把控、直至最后的译文审校鉴定,都有绝对的操纵。这使得其作品译介迟缓,甚至相当一部分译介项目半途而废、无缘读者,因此张炜小说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始终有限。以上结论可以作为审视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场域的一面镜鉴,为中国文学“走出去”这一议题提供启发。
关键词:张炜小说;资本介入;中国文学译介与接受
2.中诗西传第三方译者研究
——以小畑薰良英译《李白诗集》为例
作者:河北师范大学 李正栓;东北师范大学 程刚
摘 要:在中诗西传的数百年历史中,除了母语为源语的中国译者和母语为目的语的西方译者外,母语既非源语也非目的语的第三方译者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比如日本译者小畑熏良。本文以小畑薰良英译《李白诗集》为例,结合译作的背景与影响,通过对译者翻译理念、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的分析,探讨第三方译者的传播路径对中诗西传的作用与启示。该路径推动了中诗西传的进程,促进了翻译理论的发展,丰富了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凸显了翻译问题的存在。总体而言,对中诗西传的研究起到了参考与借鉴之用。
关键词:中诗西传;第三方译者;小畑薰良;《李白诗集》
3. 论王红公汉诗英译的生态诗学建构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 耿纪永;上海理工大学 赵美欧
摘 要:美国诗人王红公是美国汉诗英译的生态主义传统中的重要人物,是“将诗歌和环保主义相结合”的汉诗译者。王红公对中国古诗的看法、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甚至故意曲解,是受其生态意识影响的阐释和建构。其译文体现出“无我的意象主义”、“爱的共同体”、“归于野”等生态诗学特色,在当今的生态危机时代具有特殊意蕴和价值。
关键词:王红公;生态诗学;汉诗英译;生态主义传统
4. 新批评文论与宇文所安唐诗译介
作者: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欲晓;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琳
摘 要:宇文所安是当代美国唐诗研究专家。其研究具有深厚的中西文论背景,尤其体现在对新批评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它深刻影响了其对唐诗的独特理解、阐释与译介,注重再现诗歌的内部结构与文本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试图阐述新批评理论的张力效果、矛盾语、“构架—肌质”特征、意象复现等概念对其唐诗翻译的影响。我们认为,其翻译以文本为中心,运用语义翻译方法,为译诗营造了翻译文学的新奇性,获得了陌生化翻译审美效果,这对中国古典诗歌当代化翻译具有一定的启迪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批评;唐诗;语义翻译;陌生化翻译;宇文所安
5. 美国传教士吴板桥“《西游记》”英译本底本考辨
作者:安徽科技学院 王文强
摘 要:学界通常认为《西游记》最早译文可以追溯到1895年,即美国传教士吴板桥以该小说第十回、第十一回为底本而翻译的《金角龙王》。细读这则译文,发现它与小说相关情节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使确定译文的底本至关重要。本文认为南通僮子戏唱本《绘图斩龙卖卦全传》为目前最为接近译者当时所使用的底本。希望能正本清源,为《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金角龙王》;吴板桥;底本;十三部半巫书
6. 言语形态与言语功能之破立:双语转换矛盾解探
作者:复旦大学 纪春萍
摘 要:为解探双语转换矛盾,笔者对翻译学中的形式概念、双语转换目的、双语转换基本对立面及矛盾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主要观点如下:1)形式即语言组织,分为语言形式和言语形式两类;2)言语形式和言语意义统一于言语功能,双语转换目的是言语功能传递,其基本目的是言语主导功能传递,其终极目的是言语功能系统传递;3)双语转换基本对立面是言语形态与言语功能,两者之间相互依赖而又相互排斥的关系,即言语形态与言语功能之破立,是双语转换基本矛盾。
关键词:双语转换矛盾;言语形态;言语功能
Copyright © 2021 bet365备用网址-bet365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