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bet365备用网址-bet365在线 跨语种、跨学科学术研讨会:“绵延与突变——欧洲文学中的浪漫派与现代派”于文科楼220会议室成功举行。英文系的苏耕欣教授作了开幕致辞。参与会议发言讨论的青年教师有英文系的包慧怡、寿晨霖老师,德文系的姜林静、沈冲老师,法文系的陈杰、李佳颖老师,俄文系的李新梅老师,以及来自同济大学哲学系的余明锋老师。
苏耕欣教授在致辞里阐述了我院文学研究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对与会老师们的学术活力与交流精神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他认为,无论在学术上和还是现实层面,阅读与研究浪漫主义文学对于我们都有不凡的意义;浪漫主义文学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而在一个现实不甚如人意的今天,理想主义是推动我们前进的主要动力。
以下为各位老师发言内容的纪要:
英国浪漫主义与维多利亚时期诗歌中的中世纪复兴
英文系 包慧怡
包慧怡老师认为,英国浪漫主义和维多利亚诗人以“中世纪复兴”为旨归,从而反击以回归古希腊罗马的文艺复兴为旨归的启蒙运动,对于写作《圣阿格尼丝节前夕》《无情美人》的济慈或写作《国王牧歌》《戈黛娃》《玛丽安娜》的丁尼生,以中世纪罗曼司为素材进行再创作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意、持续、系统化的美学努力,要在工业革命进程中的英国恢复半是基于史料和阅读半是基于想象的“属于中世纪的”价值。在建筑和工艺美术领域,“中世纪复兴”的代表人物包括拉斐尔前派诸画家及其后继者威廉·莫里斯、伯恩琼斯等,他们通过仿制中世纪手抄本、烧制彩窗玻璃和手绘墙纸等体现艺术家个体劳动尊严的创作方式,反对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给英国带来的美学和环境危机。
德国浪漫主义与卡尔·施米特的浪漫主义批判
德文系 姜林静
姜林静老师首先为我们梳理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绘画与音乐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德国浪漫主义的内涵在于推翻艺术与生活间的隔墙,赋予生活事件以诗意内涵。但它也遭到诸多批判,其中以德国政治思想家卡尔·施米特为主要代表。在施米特看来,德国浪漫主义取消了因果间的必然联系,走向机缘论;满足于体验,放弃决断;去政治化,审美被无限扩展和提升;失去在古典时期的教育与道德意义;以天才的自我取代了上帝。
后大革命时代两大思想潮流与法国浪漫主义的诞生
法文系 陈杰
陈杰老师指出,法国浪漫主义诞生于后大革命时代的信仰真空中。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自由派与传统派展开了对怎样看待启蒙和基督教遗产的思考。两派都肯定了基督教对人类精神进步的意义,但对于启蒙思想的接受却大相径庭。传统派将大革命后的“恐怖”时期视为启蒙思想的失败,并将其解读为人在没有神的情况下尝试自我救赎的失败。自由派则认为“恐怖”恰恰是因为启蒙精神的影响还不够深入。然而,在后大革命时代,旨在回归天主教和旧制度的传统派占据了绝对上风。其文学上代表人物为夏多布里昂,思想理论上则有Joseph de Maistre和Louis de Bonald。
尼采反浪漫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余明锋
余明锋老师首先为我们阐述了“反”在尼采思想中的方法论意义。尼采不仅反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而且反耶稣和保罗,不仅反古代还反现代,不仅反启蒙也反浪漫。尼采通过种种“反”来达到自己的思想立场、获得自身的生命主权。早期尼采“以浪漫反启蒙”,将艺术神圣化、政治化。在中期,则颠倒为“以启蒙反浪漫”。事实上,“尼采反浪漫”是一种自反,是他对于早期立场的自我批判,如反对浪漫主义式的天才崇拜和艺术神化。这种立场在《快乐的科学》第370节得到总结,从中我们又能看到尼采通过反浪漫而澄清了后期的基本立场。最后,余老师总结说,尼采的反浪漫也可以看作浪漫主义自身的变形。尼采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不止于“尼采反浪漫”,后期尼采仍有诸多浪漫主义要素,如反讽、游戏、格言写作等。
普希金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俄文系 李新梅
李新梅老师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俄国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阐明了法国启蒙主义、德国早期浪漫派、英国诗人拜伦、莎士比亚以及俄国本土早期浪漫主义诗人对普希金浪漫主义思想和艺术手法形成的重要影响。随后,李老师结合具体文本,详细分析了浪漫主义在普希金创作中的体现,并归纳了普希金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特点和影响。
简析Richard Hurd的Letters on Chivalry and Romance
英文系 寿晨霖
寿晨霖老师分析了出版于1762年的一本文艺批评奇书《论骑士精神和罗曼司的书信集》(Letters On Chivalry and Romance),作者理查德·赫德(Richard Hurd, 1720-1808)是英国沃斯特教区主教,他在《书信集》这本小册子中认为中世纪罗曼司是一种尚未来得及发展出其全部潜力就埋没在历史洪流中的文体,文学价值优于荷马为代表的古希腊史诗;赫德将骑士精神的源头追溯至中世纪尚武精神和封建制度,并将其特征概述为力量、慷慨、高尚和宗教情怀等。赫德小册子中的“罗曼司高于史诗”观点虽不为后世接受,作为浪漫主义初期历史文学批评的文本仍有研究价值。
波德莱尔与德奥现代派
德文系 沈冲
沈冲老师首先从古今之争为切入点,指出现代派是“反传统的传统”,其关注点必然是瞬间,因为瞬间的下一秒即是传统;接着分析了波德莱尔如何将“擦肩而过”定格为一个现代性的经典瞬间,以及这一母题在德语现代派诗人格奥尔格、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和特拉克尔的诗歌中不同程度的演绎、改编甚至超越。
Alfred Jarry与法国戏剧的现代性开端
法文系 李佳颖
李佳颖老师通过分析19世纪末剧作家阿尔弗雷德·雅里开创的“荒诞玄学”及其代表作《于布王》,介绍了现代戏剧的概念和法国戏剧的现代性开端。她指出,戏剧进入现代性的标志是离开对当下经验和真实世界的模仿;而雅里通过错乱的时空、怪诞的人物、非理性的语言和木偶剧的表演形式,赋予了戏剧超越现实的“永恒”的意义。
Copyright © 2021 bet365备用网址-bet365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