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备用网址

2015春季号

文学:

1. 论“道”和“逻各斯”

作者:刁俊春                         

摘要:本文以张隆溪和童明两位先生的研究为起点,详细梳理《老子》中“道”的不同内涵,并与西方的“逻各斯”相参;以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体系和解构主义的 “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切入点,具体论述“道”与“逻各斯”的相通和相异之处。试图指出两位先生研究的偏颇之处,说明他们的研究没有注意到“道”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本文最后指出,在当今世界的跨文化交际中,中国的 “道”与西方的“逻各斯”应该互相借鉴从而在融合中得以再构。

关键词:道;逻各斯;二元对立体系;解构主义;再构

 

2. 从简·肖形象的变迁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历史剧的衰落原因

作者:李 岑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英格兰非传说中的历史为题材的历史剧曾经短暂流行,但很快便衰落。本文从简·肖这一多次出现在不同历史剧中的人物形象出发,通过分析其形象的变迁,认为英格兰人对本民族历史的关注点从王公贵族到普通人的转移是导致历史剧衰落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简·肖;英国文艺复兴;历史剧;衰落原因

 

3. 春来花发第一支---评李贵苍新著《书写他处:亚裔北美文学鼻祖水仙花研究》

作者:王祖友

内容提要:水仙花是第一位以公正和同情的立场描写华人生活的亚裔美国作家,水仙花开了书写少数族裔族性的风气之先,这也是她被尊为所有亚洲北美移民文学之母的根本原因。李贵苍教授的《书写他处:亚裔北美文学鼻祖水仙花研究》2014年3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包括:“知识暴力”与种族歧视:水仙花生活的时代;水仙花:一个历史和文化现象;水仙花的文学创作:挑战与超越;“世界一家人”:水仙花的大同理想等内容。李教授的水仙花研究专著是国内首例,可谓“春来花发第一支”。全书采用综合会通的研究方法,以“族性”为核心概念一以贯之,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将水仙花和她的作品以及无数华裔北美文学中的生发性思想“历史化”,目的是通过还原她生活时代的历史和文化、文学、种族和移民历史。作者阐释书写族性是水仙花作品的重要性所在,强调重新认识和理解亚裔北美文学鼻祖水仙花其人其文的历史和当代意义。

关键词:水仙花;李贵苍; 《书写他处:亚裔北美文学鼻祖水仙花研究》;“历史化”;族性

 

4. 从《父亲的法则》反观赖特小说书名间的转义链

作者:李怡

摘要:《父亲的法则》是著名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本文旨在以《父亲的法则》作为一个视点反观赖特作品小说体系,来分析赖特所著的长篇小说的书名间的关联性,以及这部小说在赖特整体研究中的学术价值。首先,本文立足于辨析《父亲的法则》书名中高度隐含的多声部的对话性的语义结构——黑人父亲的在场性、法则对主体的社会约束性和种族间的生存法则的时效性。其次,阐释赖特小说整体在命名形式上链状关系,即一个书写和定义黑人男性在美国文化伦理范式中从儿子-男人-父亲的艰难历程的书名转义链。因此,赖特的小说自成一体,相互呼应,如同一曲反复段奏的布鲁斯,在主旋律上差异性地复唱着不同时期黑人男性所面临的困惑与抉择。

关键词:黑人男性;《父亲的法则》;转义;命名

 

5. 男性社谊、欲望、弔诡:「三国演义」及「亚瑟王之死」的跨文化比较

作者:卢盈秀

摘要:此篇文章借着审视关羽和蓝思洛的男性社谊关系来探讨罗贯中「三国演义」及莫勒理爵士「亚瑟王之死」所呈现的男性社谊欲望的悖论。对映当代西方社谊欲望理论及中国文化中的权力化、政治化之阴/阳二元建构,这两个文本展现不同的社谊欲望论述。在「三国演义」,(男)同性欲望的流动强固了阴/阳社会性別结构,并不影响社会秩序。然而,在「亚瑟王之死」,男人与男人之间的亲密肢体接触立刻引起恐同。再者,在此两个文本中,虽然男性社谊关系,於私或公领域,都被建构成正向社会趋力,它的运作却揭露出它的矛盾、弔诡本质,导致作品中英雄人物政治上的挫败或(男性)社会的瓦解。这两个作品中的男性社谊概念本质上是颠覆性的:在众多社会关系中,男性社谊关系淩驾於异性、家庭关系、乃至於对君主和国家的效忠。

关键词:阴/阳建构,男性社谊欲望,男性气概,三国演义,亚瑟王之死

 

6. 从叙事角度浅析科幻惊悚短篇小说《荒原》

作者:苏丹

摘要:本文对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短篇科幻惊悚小说《荒原》进行了叙事学角度的文本分析。分别从叙事顺序、叙事角度、对话对叙事作用和结尾的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布拉德伯里是如何在紧凑的情节中成功完成了科幻世界的搭建和任务的塑造,通过对一家人琐碎生活的叙述揭示了在科技发展下个人和家庭异化、亲情的泯灭和童真的丧失的赤裸现实,并将惊悚程度逐渐推向高潮。

关键词: 荒原;  叙事;  科幻;  布拉德伯里

 

7. 哈尼夫库雷西戏剧《郊区》中的成长主题、阶级动因与文化政治

作者:王 进

摘要:库雷西是当下英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南亚裔作家,其作品主要关注英国亚裔移民的家庭生活和社会问题。他的早期戏剧《郊区》围绕白人青年鲍伯和戴尔的不同成长道路,透视英国撒切尔时代的工人阶级生活困境,呈现“觉醒”和“逃避”两种不同成长主题,揭示英国式“教育改变命运”的阶级动因,以及英国白人种族主义的文化政治和历史根源,藉此探讨对于成长观念的阶级分析视角,以及对于种族观念的历史批判意识。

关键词:哈尼夫∙库雷西,《郊区》,成长主题,阶级动因,文化政治

 

8. 《哈姆雷特》中的客观对应物

作者:许环光

摘要:客观对应物说在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作为其理论来源的《哈姆雷特及其问题》一文的立论基础和论证过程却并不严密,存在诸多疑点或破绽。客观对应物的本质是抽象形象化,不仅适合表达情感,还适合表达其他抽象概念。《哈姆雷特》一剧中使用了大量客观对应物手法,包括比喻、典故、反讽、双关等。无论剧中次要角色、还是主角哈姆雷特、抑或剧作家莎士比亚,他们都善于使用客观对应物手法,是化抽象为形象的高手。《哈姆雷特》一剧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莎翁成功使用了众多客观对应物。

关键词:客观对应物;莎士比亚;《哈姆雷特》;T.S.艾略特;《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

 

9. 论日语对埃兹拉·庞德《华夏集》的影响

作者:杨燕翔;王晓利

摘要:众所周知,埃兹拉·庞德翻译的中国古诗集名为《华夏集》(Cathy),而庞德在创作时,拿到的手稿是费诺罗萨先生跟从一位日本汉学家学习中国古诗的笔记,因此在《华夏集》中必定会有日语的影响,但是目前专门研究日语在《华夏集》中影响的文章几乎没有,因此本文试图从客观事实出发,研究《华夏集》中日语对庞德的影响,试图更加完善国内关于庞德的文学研究。

关键词:庞德;《华夏集》;日语

 

10. 《万有引力之虹》中托马斯·品钦对技术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作者:张艳;章燕

摘要:《万有引力之虹》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但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战争,也见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技术理性与人性自由的战争。品钦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针对技术理性霸权中绝对理性、技术至上、人的物化三个重要表征对技术理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他对技术理性霸权引发的后现代社会问题的忧虑,更深层次地揭示出现代战争背后人类生存的苦难和无奈。

关键词:反思与批判; 技术理性; 人性自由

 

语言学:

1. 日语中使役主体向使役对象发出的祈使表现研究

作者:早津惠美子(原作);赵彦志(译)

摘要:日语使役句中有的句式具有如下构造:从句针对使役主体causer与动作主体=使役对象causee二者的关系进行表述,主句对由此引发的causee的动作或变化进行表述。如「太郎が花子に命じて荷物を運ばせる」「太郎が弟の手を引いて歩かせる」「太郎が病気になって親を心配させた」。不论从句如何表述,主句的事态均大体呈现了以下之一的倾向。“意志性动作的引发”“身体运动的引发”“生理变化的引发”“心理变化的引发”。笔者将从句的事态分为5种,对它和主句的关系做明确的考察。

关键词:使役句的意义类型,使役句的从句与主句,动词的意义种类

 

2. 视频在听力测试中认知度和接受度的实证研究

作者:孙庆祥 肖英 梁正溜 李樯 贾若君

摘要:随着视频被融入到语言课堂教学,把视频内容引入听力理解测试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科研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利用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究分析在全国性英语考试中听力部分用视频取代音频时受试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研究发现,大多数受试者是第一次参加有视频的听力测试。如果是纸质考试,喜欢和不喜欢视频测试的受试者各占一半,但是绝大多数受试者喜欢在机考中使用视频。此外,受试者对视频题目的形式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和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在设计和开发试题的过程中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考虑。

关键词:视频,听力测试,认知度,接受度

 

3. 英汉动宾搭配的词汇化差异研究

作者:王志军

摘要:英语中同一动词接不同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其对应汉语动宾短语中的动词却千变万化。本文以“roll”为例,对比含“roll” 英语动宾短语及其相对应的汉语短语,考察两者在同一概念词汇化过程中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英汉两种语言在对同一概念进行词汇化时,会对其中不同成分有不同的关注度,从而选择不同的动词来表达同一事件。

关键词:动宾搭配;词汇化;英汉对比

 

翻译:

1. “陌生化”创作手法的英译——以中国古典诗词“错位”现象为例

作者:钱屏匀

摘要:文学创作中的“陌生化”手法指作品在内容或形式上突破陈规、违反常理、超越常境的独特表现方式。这一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错位”现象中得到了有效运用,诗人通过有意打乱标准句序,超脱呆板的分析性句法,为诗句带来“前景化”和“直觉化”的独特审美效果。在英译古诗词“错位句”时,译者应摒弃“常规化”的翻译模式,将“陌生化”创作理念融入翻译策略中,以“异化”方式尽力还原源语文本的新异之处,同时将译者创造性和读者接受度纳入翻译考量之中,对“异化”文本不断调整、制衡,以最为有效的方式在译文中重构原文的“陌生效应”。

关键词:陌生化;错位;前景化;直觉化;异化

 

2. 文化语言学视域下汉韩长句翻译研究

作者:王懿

摘要:文章运用文化语言学的方法,从句子格局、语法范式、逻辑表达三个视角对汉韩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文章指出,汉语的长句不以动词为核心,是堆叠式长句,句子是开放型、时间型的流块建构,呈“散点视”的心理视点,逻辑表达为虚向关联。韩语的长句以动词为核心,是包孕式长句,句子是封闭型、空间型的树型结构,呈“焦点式”心理视点,逻辑表达为实形链接。文章认为,研究汉韩双语造句法的不同及其背后的思维差异对于汉韩长句的互译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 汉韩长句翻译 长动句 长定语句

Copyright © 2021 bet365备用网址-bet365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