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二期学术沙龙顺利举行。在站博士翁晨作报告,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王才勇出席评议。学术沙龙由bet365备用网址 博士后合作导师、教授汪洪章主持,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29所高校的95名师生参与讲座。
翁晨以发掘《芥子园画传》 施蕴珍 (施美美, Maimai Sze) 英译版作为研究对象的缘由开始,以普莱特 (Mary Lousie Pratt, 1948— ) “接触区文化互化” 理论的启发, 以《芥子园画传》的 “树谱” 为例, 指出施译本阐释招致高居翰等西方中国艺术研究学者批判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辨证地提出一种新的 “间性文本” ,用以修正以往将 “译本 等效原本” 或者将 “译本作为全新创造” 的两种翻译观念。
翻译行为的目的是“沟通”两种文化体, 而不是简单地投掷文化符号。施蕴珍译本作为中西文化的“接触区”, 借助西方对于中国文化的想象和语汇去重新审视、提问原文本, 具有高度的 沟通自觉。它带着西方视角与原文本的语汇交织、穿行,并由此构成了一种新的“间性文本”。这种间性文本不受锢于原文本, 亦不脱离于原文本; 它是两种文化语汇在彼此穿行的过程中用一套混杂的、甚至洋泾浜的语汇所织就的、 始终处于“未完成态”的历史产物。
王才勇教授从三个方面评议了这次讲座。首先,他肯定了选题意义。《芥子园画传》英译本是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的中国画谱,而其在美国的中国艺术研究界与媒体、艺术家两个群体中,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对待。以上两点,使得其成为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样本。同时,他也提出了这一研究所具有特殊的难度与张力。比较与翻译研究的研究对象往往是一个文学文本。而《芥子园画传》是一个介入教科书、艺术理论之间的文本,其讨论与描述的对象是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与对其技法、笔墨的阐释文字之间具有另一层张力。这一层张力,是需要额外去克服的。另外,在建构“间性文本”这一理论的时候,建议更多自信,不需一切皆借大家之口,否则会削弱正在生成与初创中的创新力量。
与会者也踊跃提问交流,其中,张颖老师提问在讲到“松”时,中国人最常联想到的是正气、品格,为什么施译本未作此方面解读,是否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姚梦妮老师提问为何普林斯顿大学再1977年重印《芥子园画传》的时候只印了下半册?主讲人翁晨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回答。首先,施蕴珍年幼便跟随父亲施肇基前往英国,随后在美国完成大学并定居。严格意义上来说,她并非成长于中国文化的语境之下。她对“松”所做出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所熟悉的中国文化典籍,也就是李约瑟所翻译的《易经》,这从她的私人藏书与读书笔记中可见。所以,她会选择“皇权”与“阳”来描述一棵姿态如龙的松。关于1977年普林斯顿为何没有重印施译本上半册的做法,主讲人认为是因普林斯顿本身的高校身份与其在施译本受到高居翰的批评之后,所作出的调整。
最后,汪洪章教授总结发言。他认为《芥子园画传》这类艺术理论科普类的文本并非比较文论学科常见的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的确存在诸困难需要克服。主讲人在树谱的译文中提取了“decorative”一词来展现两套语汇之间的“穿行关系”,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希望主讲人能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深化这一课题。
Copyright © 2021 bet365备用网址-bet365在线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3629号